現如今,“無人機”對我們來說,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了。無人機的全稱是“無人駕駛飛機”,英文縮寫為“UVA”, 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。我們除了在航拍現場能看到它的身影,還能在物流、電力巡檢、農業等領域見識到它的厲害,當下儼然已經進入無人機的“美好時代”。
媒體追逐的香餑餑
2013年,戶外真人秀《爸爸去哪兒》第一季中穿插了大量的航拍鏡頭,這在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的同時,著實也讓無人機火了一把。其以場景化、可視化的展現形式使得新聞報道更加完整、全面、立體。
除了航拍,“無人機+新聞”還創造了更多可能。無人機參與重大災害報道既能避免記者在危險區域采訪時受到傷害,也能深入記者不能到達的區域。無人機參與重大活動報道,可以從更為立體、新穎的視角展現活動現場。
人民網總裁牛一兵表示,“用無人機采集圖片、視頻等新聞素材,具有安全、高效、及時等諸多優點。唯創新者強,唯創新者勝,無人機將為新聞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”。
不可否認,無人機已經成為各路媒體競相使用的香餑餑。
電力巡檢的好助手
隨著無人機應用領域的不斷延伸,它也成為了電力巡檢的好助手。
傳統的人工電力巡檢方式,條件艱苦,效率低下,一線的電力巡查工偶爾還會遭遇“被狗攆”“被蛇咬”的危險。但如果把巡檢對象換成一架裝配有高清數碼攝像機和照相機以及GPS定位系統的無人機,結果就大不一樣了。它可沿著電網進行定位自主巡航,實時傳送拍攝影像,監控人員可在電腦上同步收看與操控,大大提高了電力線路巡檢的工作效率、應急搶險水平和供電可靠率。
在山洪暴發、地震災害等緊急情況下,無人機可對線路的潛在危險進行勘測與緊急排查,絲毫不受路面狀況影響,既免去人員攀爬桿塔之苦,又能勘測到人眼的視覺死角,對于迅速恢復供電很有幫助。
農業應用的新勢力
航拍讓大眾消費市場認識無人機,而在農用耕地植保領域,無人機也已發展成了一股新勢力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在接受采訪時說:“中國18億畝耕地有巨大的農業植保需求,目前無人機的農業植保需求正在不斷上升。”
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表示,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主要有幾個方面,包括農業參數的獲取、支持作物栽培信息管理的信息獲取、作物育種更加精細化的信息獲取、典型災害信息獲取。“農業關注的水分等農業參數,無人機遙感檢測都可以獲得。此外還可以獲得冬小麥養分信息等,以服務相應的決策分析。”他解釋說。
此外,無人機在農業應用上還展示了其他的優勢。一是作業效果高、質量好;二是適應性廣,地面裝備不能進入的區域無人機可以在空中作業;三是作業成本低。